技术文章
电源适配器常规测试项目介绍
电源适配器是将电能转换为直流电的电子设备,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器设备中。为了确保电源适配器的安全性能,国际上存在多种认证标准,其中最著名的就是ETL认证。ETL认证是由美国保险商试验所(Underwriters Laboratories)和加拿大标准协会(Standard Canada)共同发起制定的一个安全认证标志,旨在确保产品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,保障公众安全。
电源适配器ETL认证过程中,涉及多个测试项目,这些测试项目能够全面评估电源适配器的质量和安全性能。以下是电源适配器ETL认证常见的测试项目:
-
泄露电流测试:
-
测试目的:评估电源适配器在正常工作和异常条件下的漏电流情况。
-
测试方法:使用专门的测试设备,测量电源适配器的漏电流值。测试样品在进行测试前未进行过其他测试。
-
判定标准:根据产品电压不同,漏电流限定值有所不同。通常,测试样品电压小于150V时,漏电流限定值小于0.5MIU;测试样品电压大于150V时,漏电流限定值小于0.75MIU。
正常温升测试:
-
测试目的:评估电源适配器在正常工作环境下的温升情况,确保不会过热。
-
测试方法:使用热电耦进行测量,标准要求采用24-30AWG的热电耦(目前实验室常用的为30AWG)。
-
判定标准:外壳表面温度不能超过规定的限定值,其他元器件参考UL黄卡的温升限值。
潮态后泄露电流测试:
-
测试目的:评估电源适配器在潮湿环境下的漏电流情况。
-
测试方法:将电源适配器置于特定温度和湿度的环境中(T=32±2°C,RH=88±2%),持续48小时后取出进行漏电流测试。
-
判定标准:测试条件为T=20~30°C,RH=93±3%,漏电流值需符合标准规定。
耐压测试:
-
测试目的:评估电源适配器在高压条件下的电气绝缘性能。
-
测试方法:对电源适配器的输入到外壳、输入到输出、输出到外壳等部位施加高压(大于70V的供电电压需要测试的电压值为(1000+2U)V,小于70V且在变压器次级电路的需要测试的电压值为500V),测试过程中样品不能被电压击穿。
-
判定标准:测试样品应能承受规定的高压而不发生击穿。
输入测试:
-
测试目的:评估电源适配器的输入电压、电流、频率等参数是否符合标准要求。
-
测试方法:测量电源适配器的输入参数,确保其在各种电源条件下都能正常工作。
-
判定标准:输入电流、功率不能超过宣称值的1.1倍;输出电压、电流、功率不能超过宣称值。
输出测试:
-
测试目的:评估电源适配器的输出电压、电流、功率等参数是否符合标准要求。
-
测试方法:测量电源适配器的输出参数,确保其为设备提供稳定的电源供应。
-
判定标准:输出电压、电流、功率需符合标准要求,且输出恒流精度、输出电压和电流曲线、线性和负载调整率等参数也需满足要求。
异常测试:
-
测试目的:评估电源适配器在异常工作条件下的表现,如过电压、过电流、短路等情况下的安全性。
-
测试方法:模拟异常工作条件,观察电源适配器的反应。
-
判定标准:测试后样品不能起火,保险丝不能断开,外壳不能融化,不能接触到内部危险带电体。
电磁兼容性测试:
-
测试目的:评估电源适配器的电磁辐射、电磁干扰等性能是否符合标准要求。
-
测试方法:使用专门的测试设备,测量电源适配器的电磁性能。
-
判定标准:电磁辐射、电磁干扰等性能需符合标准要求,以确保电源适配器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对其他设备产生干扰或影响。
结构五金件检查:
-
测试目的:评估电源适配器的结构五金件是否符合安全要求。
-
测试方法:对电感、螺丝、螺姆、垫片、弹簧、开关等五金件进行检查,并进行盐雾测试以评估其抗腐蚀性。
-
判定标准:五金件应无损坏、锈蚀等缺陷,且需满足盐雾测试的要求。
线扣测试:
-
测试目的:评估电源适配器的线扣牢固性。
-
测试方法:在输入端和输出端分别施加规定的拉力,并维持一定时间。
-
判定标准:测试后线的位移不能超过规定值。
通过这些严格的测试项目,电源适配器ETL认证能够确保其质量和安全性能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,为用户提供安全可靠的电源供应。同时,拥有ETL认证的电源适配器在市场上也更具竞争力,能够更容易地进入国际市场并获得消费者的信任。